close

之所以會看這部電影,其實是先看了「踏雪尋梅」,女主角春夏在採訪中曾說她援交女的角色,部份參考了蔡卓妍(阿sa)演的「雛妓」,這讓我頗為驚訝,我其實不太清楚她有演這部電影,我對阿sa作為演員的印象,老實說還停留在「我老婆未滿18歲」,那種樂觀頑皮、不知世事、那種「我都邊洗澡邊喝可樂」的18歲女孩的青春印象,她和鄭伊健在香港市區穿彈跳鞋,邊跳邊聊天的歡樂畫面,我現在都還記得,雖說這已經是14年前的電影……(對不起)

    

回歸正題,「雛妓」描述一個中學時期被繼父性侵的女孩SARA(蔡卓妍飾),如何離家出走之後,為了生存又找上了一個中年男人甘浩賢(任達華飾),並在和他的包養關係中,與他像是情人又宛如父親般的情感下掙扎,而這樣的關係某種程度又映射了SARA的童年經驗,直到SARA去了泰國散心,在酒吧遇到了雛妓Dok-My,了解了Dok-My的悲慘際遇後,她決定以記者的身份寫下Dok-My的故事,最終以援助被害者的角色向過去被加害的自己告別。

         

阿sa在「雛妓」中演技上的成長和成熟度讓我完全對她改觀,與繼父的性侵戲赤裸逼真,會讓人感受到那種同時在精神與肉體上帶來的尖銳痛苦,而與有婦之夫甘浩賢那種既在經濟上依賴,又在情感上糾結拉扯的包養關係,阿sa詮釋得相當到位,有個畫面是他替SARA找到了一間學校,是間好學校,利用他教育統籌局主任的裙帶關係,車停在校門口,她用調皮的口吻問:

「那我一個月要跟你做幾次?」

「你不想做,就不用做。」他用體諒認真且微微帶有笑意的表情回答。

這幾乎標誌了兩人的關係,乍看之下好像是父親送女兒上學的畫面中,阿sa用彷彿女兒要零用錢般的調皮神情,試探了他的情人兼包養者,既是討價還價又是打情罵俏,畫面難以言喻的和諧,仔細想想又有哪裡不對勁

劇情上我喜歡甘浩賢和SARA關係中帶有的心理意含,SARA選擇愛上一個年紀就跟爸爸一樣的男人,並接受他金錢上的包養,是純屬偶然?或是佛洛伊德式地錯綜著童年父女關係的扭曲與傷口?而故事情節中對「筆」的層層隱喻,也帶有微妙的文學感,SARA從小喜歡寫文章,需要買「筆」,繼父是文具行的老闆,正好有最多的「筆」,甘浩賢送給她的最珍貴的禮物是一支漂亮的名牌鋼「筆」,而SARA最後選擇證明自己的工作也是執「筆」維生的記者。

當然劇情上也是有一些相對比較薄弱和奇怪的地方,例如太過低估營救雛妓的風險,SARA拉著Dok-My逃離酒吧那段,將旁邊攤販的東西推倒,撒了一地來阻礙追兵,我想這雖然是古惑仔電影中常常上演的日常,但手無缚雞之力的女記者和陳浩南可不一樣,現實中的下場恐怕是很不妙的,不過整體而言,還是相當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,尤其是喜歡阿sa的朋友,相信絕對不會後悔

最後撇除對電影的評論,我對阿sa做為女演員,努力演好這樣的角色,喚起人們對性工作者、雛妓、性侵的受害者的關心致上敬意。

史蒂芬史匹柏在哈佛大學的演講,談到每部電影的主角常常會面臨到好幾次所謂的「角色定義時刻」,主角所做的抉擇定義了主角是什麼樣的人,SARA最終寫下Dok-My的故事,其實就說明了她不再是被性侵的「 何玉玲 、甘浩賢包養的女人,而是提供援手與真相的女記者「SARA 」,世界上仍有無數的女性遭受非人道待遇和性的剝削,我們都是極其平凡的人類,能做的或許都相當有限,但我想至少可以從 了解 」與「同理 」這些事情開始做起,說得誇張一點,這或許也是我們的「角色定義時刻」

2016-史蒂芬史匹柏-哈佛大學演講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WqjDLpf6Uk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資淺電影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